歡迎光臨42年老字号百利來官網

中國将允許更多領域實行外資獨資經營 點擊在線咨詢

3月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記者會在梅地亞中心舉行。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副主任甯吉喆、連維良就“大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何立峰表示,中國經濟形勢總體平穩、穩中有變、變中有憂,但是總體趨勢還是穩中有進的。

“外資是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甯吉喆在記者會上表示,2018年,在世界跨國投資複蘇緩慢、國際貿易關系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中國利用外資再創曆史新高,全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達到了1350億美元(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增長了3%。同時,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增長了将近70%。

甯吉喆說,2019年,中國将堅持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在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的同時,還要加上正面鼓勵,再加上準入後的國民待遇,爲外資企業構建更好的營商環境。

一是縮減負面清單。将在農業、采礦業、制造業、服務業領域推出更加開放的措施,允許更多領域實行外資獨資經營。

二是擴大正面鼓勵。今年将發布新的《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的範圍,充分發揮外資在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新興産業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

三是準入前後都實行國民待遇。國家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和各地方,全面清理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之外領域的對外資單獨設置的準入限制,确保市場準入内外資标準一緻。

四是促進外商投資便利化。主要在新能源、先進制造及石化、電子信息等領域,給予用地、用海、用能、規劃等支持,加快環評審批進度,以此發揮示範作用,引導各地優化服務,進一步提高投資便利化程度。

五是要依法保護外資權益。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即将審議的《外商投資法》草案,确立了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制度,明确規定國家依法保護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的知識産權,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強制轉讓技術,這必将爲外商投資權益提供更全面、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最後更新時間:2019-03-08 閱讀:160次

資訊中心相關内容推薦: